《左传》,相传为左丘明著,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,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。作品原名为《左氏春秋》,汉代改称《春秋左氏传》、《春秋内传》、《左氏》,汉朝以后多称《左传》。它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,与《公羊传》《谷梁传》合称“春秋三传”。《左传》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记史文学作品,它起自鲁隐公元年(公元前722年),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(公元前468年),以《春秋》为本,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《春秋》的纲目。 《左传》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。司马迁、班固等人都认为《左传》是左丘明所写。唐朝的刘知几《史通·六家》:“左传家者,其先出于左丘明。”唐朝的赵匡首先怀疑《左传》不是左丘明所作。此后,有许多学者也持怀疑态度。很多人都认为写《左传》的左氏并非左丘明。《春秋三传》是《春秋左氏传》《春秋公羊传》《春秋榖梁传》(音谷梁)三本古代作品的合称。《春秋》经文言简义深,若无注释,则难以理解。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“春秋三传”,即《公羊传》、《谷梁传》、《左传》,且都是编年体史书。所以自汉至今,学者仅仅凭借“三传”研读《春秋》。
僖公十一年
【原文】
【经】
十有一年春,晋杀其大夫丕郑父。
夏,公及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阳穀。
秋八月,大雩。
冬,楚人伐黄。
【传】
十一年春,晋侯使以丕郑之乱来告。天王使召武公、内史过赐晋侯命。受玉惰。过归,告王曰:“晋侯其无后乎。王赐之命而惰于受瑞,先自弃也已,其何继之有?礼,国之干也。敬,礼之舆也。不敬则礼不行,礼不行则上下昏,何以长世?”
夏,扬拒、泉皋、伊雒之戎同伐京师,入王城,焚东门。王子带召之也。秦、晋伐戎以救周。
秋,晋侯平戎于王。黄人不归楚贡。
冬,楚人伐黄。
【翻译】
【经】
十一年春季,晋国杀掉自己的大夫丕郑父。
夏季,僖公和夫人姜氏在阳穀与齐侯会见。
秋季八月,有大型祭祀。
冬季,楚国攻打黄国。
【传】
十一年春季,晋惠公派遣使者报告邳郑发动的叛乱。周襄王派遣召武公、内史过以荣宠赐给晋惠公。晋惠公接受瑞玉的时候精神不振作。内史过回去,向周襄王报告说:“晋侯的后代恐怕不能享有禄位了吧!天子以荣宠赐给他,他反而懒散地接受瑞玉,这就是先自暴自弃了,他还会有什么继承人?礼,是国家的躯干;敬,是载礼的车箱。不恭敬,礼就不能实施;礼不能实施,上下就昏乱,如何能长久?”
夏季,扬、拒、泉、皋和伊洛的戎人一起进攻京城,进了王城,烧了东门,这是王子带召引来的。秦军、晋军攻打戎军来救援周朝。
秋季,晋惠公让戎人和周襄王讲和。黄国人不向楚国进贡品。
冬季,楚国人进攻黄国。